但控訴者同樣也可能面臨的公領域損失,甚至在揭露和控訴的過程中面臨更多惡意和質疑,這些成本往往被漠視,更被認定為不可信的。
而建立良好的勞動空間條件,至少能幫助老師不至於因情緒狀態的擠壓而「被迫」犯下不該犯的錯。我們的孩子在學校的所作所為被無時無刻監看,但做為封閉空間內被拍攝的特定對象,這件事有經過他們的同意嗎?身為一個被拍攝的對象,他們似乎沒有請求觀看的權力。
「教室」除了是孩子學習的地方,亦是教師的勞動產出空間 學界針對不特定多數人使用的公共空間監視器裝設議題,已有許多討論。反民主化的空間教育:老師如何和孩子討論為何教室內會有監視器? 在幼兒園教室裝設監視器這個議題上,經常可以聽到為老師抱不平的聲音,如「有罪推定」的原則將打擊老師的士氣等等。借用這個取徑,當監視器做為一種基礎設施出現在教室中時,老師該如何和孩子討論為何監視器是一間教室所需要的東西?監視器為什麼會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一個國家要更加民主化,必須要有更加民主化的校園。但幼兒園老師在勞動期間的個人空間,並不只是放張桌子就能解決。監視器也經常不是用來解決問題,而是成為迴避問題的藉口。
但孩子做為教室中同樣被監看的另一群人,其權益卻經常被忽略。孩子在教室中的學習與成長絕非憑空而來,而是教師的勞動產出。(參見表2) 表2:拉丁美洲國家使用中國及俄羅斯新冠疫苗一覽表(2021-0331) 資料來源:Source information country by country, Our World in Data,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vid-vaccinations ; 綜合媒體報導 中國第一批近200萬劑科興疫苗於1月28日智利,迄3月21日智利已接收1200萬劑中國科興疫苗。
」 然而,4月2日外媒報導,阿瑟維多部長在接受電視節目採訪時坦率地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非常堅定地告訴我們阿布鐸(Mario Abdo Benítez)總統:你(巴拉圭)的盟友是台灣和我們(美國),但我們要求這些戰略盟友證明他們的愛,在握手之前,你至少必須帶我們去看電影。加勒比海地區前英屬殖民地國家使用牛津AZ疫苗,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區國家較多使用輝瑞疫苗,俄羅斯衛星五號(Sputnik V)、中國科興(Sinovac)與國藥(Sinopharm)新冠疫苗則進入南美洲國家。中國並響應聯合國號召,向各國維和人員捐贈疫苗,亦表示願意向準備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提供疫苗。2020年中國提供口罩等防疫醫療物資,2021年起,中國優先提供向中國採購的新冠疫苗,並將新冠疫苗及注射器等列入援贈物資。
雖然現階段台巴(拉圭)關係有美國力挺,但美國近年來在拉丁美洲影響力已大幅降低,在美中兩強權地緣政治利益競爭下,加以兩岸關係陷入困境而無緩解的跡象,若近期內巴拉圭或我拉丁美洲其他邦交國基於「國家利益考量」,而改變其對華政策,當不會感到意外。新冠疫苗成為現階段中國對拉丁美洲最有效的外交政策工具。
中國正向53個有需求的國家提供新冠疫苗無償援助,同時也正向27個願意購買中國疫苗的國家(包含秘魯、智利、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國)出口疫苗。疫苗抵達時智利、秘魯、玻利維亞及哥倫比亞總統皆親赴機場迎接,智利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總統及烏拉圭拉卡列(Luis Alberto Lacalle Herrera)總統,分別於2月12日及3月29日親自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多明尼加、秘魯、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及烏拉圭的第一批中國科興疫苗,分別於2月份運抵相較於一般公司,上市時必須揭露資訊,受空殼公司收購上市的公司只要以大金主/大股東的資歷、人脈,大談創新願景、獲利、核心價值與日後經營策略 ,就可以吸引投資人加入。
這項利多消息一出,QuantumScape的股價隨即於2020年12月22日上漲至每股131.67美元。而空殼公司在成立之時,會以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方式募集資本。2021年1月間公司市值更一度高達500億美金。以空殼公司擴張金融資本的泡沫 路孚特(Refinitiv)集團的金融數據顯示,空殼公司於2013年一整年首次公開募股總額僅為10億美金,2014年一整年為20億美金。
本文限於篇幅,僅以蓋茲於2020年獲利甚豐的投資QuantumScape說明,他如何在低利潤率時代,巧妙地轉化氣候、能源問題成為一門生意。做空機構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的一份報告因此警告,空殼公司現在已成為金融資本最新的搶錢工具。
金融時報明言,諸如QuantumScape等公司,藉由空殼公司併購後快速上市,再打著創新之名快速吸金、獲利,使得創新常虛有其表,骨子裡則是金融資本快速擴張的工具。書中關於綠色創新的敍事淺顯易懂。
空殼公司創立者常以25000美元的低價獲得空殼公司20%的股份。Singh認為,不同於其他電動車的電池,QuantumScape的固態鋰電池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僅充電15分鐘就能達到80%以上的電量。蓋茲不僅大舉投資多種高風險創新,他同時主張,具有強大購買力的企業和富國,不僅應該積極構思減碳作為,也該浥注資金於高風險創新,從而解決氣候問題。此外,該公司不僅認定其他跨國企業欠缺競爭力,更預估2027年營收為50億美金,2028年營收上看100億美金。《金融時報》直言QuantumScape誇大 有別於蓋茲出版新書後,國內主流論述對蓋茲極力推崇,《金融時報》和高盛集團直指,QuantumScape前景並非蓋茲和該公司所宣稱的一片大好。與其撤資,不如積極投資綠色創新,推動能源轉型。
該公司既無產品,又無營收,股票炙手可熱,股價快速飆升,只因大金主福斯集團、蓋茲本人推波助瀾。這類空殼公司本身並無研發、生產或銷售的營業項目,更不會實際投入營運。
大部分的問題,都存在創新的解決方法。然而,2020有超過250家空殼公司在交易所上市,籌集了破紀錄的787億美元,此一金額達到2020年首次公開募股總額的一半。
因微軟向來為技術創新的案例,所以日前本書在國內推出中譯本,立即受到支持社會創新、技術創新者和環境界關注。金融時報認為,QuantumScape目前僅是為數200人的公司,從未研發完成任何一項固態鋰電池的原型。
蓋茲所投資的QuantumScape,就是經空殼公司收購後,快速上市。所以空殼公司創立者、受併購公司的金主得以操作股價的空間,又遠大於一般的上市公司。QuantumScape於2020年9月3日宣布與一家空殼公司合併,即肯辛頓資本收購公司(Kensington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高盛集團總裁David Solomon警告,金融資本以空殼公司的形式擴張,從無營運項目,只會操作股票價格,這種金融擴張的泡沫遲早會破滅。
Photo Credit: visualcapitalist 新設空殼公司的家數在華爾街快速成長,而所募集的平均資本額亦隨之成長 這裡必須提醒,相信蓋茲的氣候、能源投資必然為「綠色技術創新資本」的讀者或許會發現,蓋茲支持QuantumScape與空殼公司合併,隨即上市,並於疫情期間,搭上金融資本寄生工業資本、灌水未來近10年營收的風潮, 正與90年代末期,20世紀初期矽谷推升科技股的操作頗為類似。但金融圈內人直言,蓋茲所謂的創新,並非技術創新,而打著創新之名在華爾街吸金。
文:周世瑀(工人、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於2021年出了本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The Solutions We Have and the Breakthroughs We Need)。此外,電池的使用年限不僅長達12年,更能承受零度以下低溫。
[註] 蓋茲投資的「高風險創新」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突顯創新,與蓋茲過往一再強調創新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如電力、蒸汽機、微處理器、遺傳學和醫學,這不免使人認為,蓋茲有意以技術創新減緩氣候危機。而這20%的股份就視為投資人支付給創立團隊(通常為3人)設立空殼公司、找尋大金主、鎖定一家既存未上市公司,再使受併購標的快速掛牌上市的小部分報酬。
這類公司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合併或收購市場上既存的未上市公司。他在撤資化石燃料之事語帶保留,力陳從化石燃料業的資產總值而論,撤資金額恐怕無足輕重,難以撼動該產業這類公司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合併或收購市場上既存的未上市公司。空殼公司創立者常以25000美元的低價獲得空殼公司20%的股份。
但金融圈內人直言,蓋茲所謂的創新,並非技術創新,而打著創新之名在華爾街吸金。他在撤資化石燃料之事語帶保留,力陳從化石燃料業的資產總值而論,撤資金額恐怕無足輕重,難以撼動該產業。
這類空殼公司本身並無研發、生產或銷售的營業項目,更不會實際投入營運。《金融時報》直言QuantumScape誇大 有別於蓋茲出版新書後,國內主流論述對蓋茲極力推崇,《金融時報》和高盛集團直指,QuantumScape前景並非蓋茲和該公司所宣稱的一片大好。
所以空殼公司創立者、受併購公司的金主得以操作股價的空間,又遠大於一般的上市公司。而這20%的股份就視為投資人支付給創立團隊(通常為3人)設立空殼公司、找尋大金主、鎖定一家既存未上市公司,再使受併購標的快速掛牌上市的小部分報酬。